金門嚨口秘境
住宿資訊
網路相簿
鄰近景點
部落客推薦
觀光公車路線
交通指引
.觀海館.
選 單
金門嚨口秘境
住宿資訊
網路相簿
鄰近景點
部落客推薦
觀光公車路線
交通指引
.觀海館.
金門縣民宿231號
北山古洋樓(北山古厝群)
「古寧頭」意指金門西北角的南山、北山和林厝等地的合稱,而其中位於北山古厝群中,最著名的就是這棟曾經遭受到戰火無情洗禮的北山古洋樓。在民國38年的古寧頭戰役期間,這棟中西合璧的洋樓因位於路口交通樞紐,曾為共軍的指揮所,因此國軍與共軍在此展開你來我往的火拼大戰,洋樓上斑斑彈孔與傷痕累累的斷臂牆垣見證了這一段怵目驚心的戰爭歷史。民國75年,趙萬富將軍接任金門防衛司令官,他將北山古厝群的殘樓整建,保存...
鱟魚保護區
鱟魚有攤地活化石之稱,金門水試所自1999年便已成為全球鱟魚新生地為願景,開始展開鱟魚的培育工作,並特別於古寧頭潮間帶開闢八百多公頃海域作為保護區,並將水頭與夏墅海灘的鱟魚遷徙至保護區內集中管理。
北山聚落
李姓聚居之地,範圍包含北山、南山及林厝三個聚落,村落中的建築形勢以一落二櫸頭、一落四櫸頭、二落大厝為主,聚落包含有著名的古寧頭戰役地標的北山古洋樓、李光顯將軍的故宅及高115公分,由花崗石雕成的北山風獅爺等景。
金門嚨口海灘
嚨口村原名為「龍口」,因村落的西面有一處龍潭,全年出泉水,但後來筆誤寫為壟,直至民國五十四年才改為「嚨口」至今。 嚨口是民國38年古寧頭戰役共軍選擇登陸的地點,當年國軍在此成功抵擋了第一波的登陸攻勢,靠的就是現在海灘上還看見到的「軌條砦(ㄓㄞˋ)」裝置。 「軌條砦」是用廢棄的火車鐵軌製成,將鐵軌裁切成一截一截的鐵柱,並且將末端削成尖狀,以約五...
金門和平紀念園區
舊時為林厝砲陣地,保留原有建築及設施改建成為和平紀念園區,曾為古寧頭戰役時兩軍短兵相街的戰場,內部可見舊時的營舍及砲堡,砲堡內面牆壁上仍保留當年所繪的彈藥識別圖像。園區內另有座新建的胡璉將軍紀念館,紀念館旁落有一塊石碑,訴說記念館興建的原因、歷時及花費。
北山播音牆(心戰牆)
「北山播音牆」為兩岸對峙時期用來心戰喊話的工具,分別設於北山、馬山各兩座,高約三層樓的水泥牆面向廈門,內部裝有48個大喇叭,據傳聲音可遠達至25公里之遠。
雙鯉溼地自然中心
「雙鯉溼地自然中心」位於古寧頭雙鯉湖畔,於民國89年正式啟用,中心內有展示館與綜合劇場。中心以介紹金門地區的自然資源為主,一樓以古寧頭地區的人文史蹟、文化景觀與地景演變歷史為主,輔以金門的地質、土壤、水文等資料,二樓與地下樓則是配合生態造景與聽覺,分別介紹樹林中鳥聲以及與水相關的生態,讓旅客聲歷其境、收穫滿滿。
金門振威第石敢當
「振威第」是清朝水師提督李光顯的故居,原名為「提督衙」,後因其平海寇有功,卒後被追封為振威將軍,因此後改名稱為「振威第」,距今約有200年的歷史,被列為國家三級古蹟,現闢設為文物展示館,展示古寧頭常民生活文物、高甲戲服及李光顯臘像和事蹟之介紹。 「振威第」最大特色便是宅第屋後牆角的三座「石敢當」碑,石敢當為古時候設置於路口要衝之處,用來鎮煞避邪物的物品,有的會以獸形雕...
金門大學
「金門大學」獨立創校於民國92年,為金門技術學院,並於民國99年更名為金門大學。金門大學前身為高雄科學科技學院的金門分部,是為因應民國81年金門解除戰地任務後,設立大專院校以培養教育人才,提升學術文化水準。 金門大學校地新穎、環境優美,四周建築圍繞著大學池而建,校地綠意盎然、綠草如茵,大學池上建有小橋與涼亭供學生休憩,若來到金門旅遊不妨來大學池旁散步,除了可感染校園的...
蔣經國先生紀念館
為感念蔣經國先生對金門的建設與付出,以及他對於人民的關懷,在蔣經國逝世隔年,位於金門機場對面的「蔣經國先生紀念館」便正式揭幕,館內陳列蔣經國先生的雕塑像、言論著作以及照片集錦等文物,供民眾憑念。 「蔣經國先生紀念館」建築為傳統四合院,莊嚴且典雅,館外則有一條筆直的道路延伸至外圍圓環,兩側聳立著高大的行道樹,周邊遍植樹林,環境隆重而清幽。旅客來到金門可以來此參觀蔣經國先...
南山聚落
聚落朝向坐西南朝東北,面相雙鯉湖,而有「雙鯉風水」之稱,位處中央的雙鯉湖隔絕南山北山,李氏居民便於此地開墾,李氏兩大宗祠皆設於南山,分別為大宗祖厝、六房主厝及西林祖厝。
北山斷崖
「北山斷崖」猶如一面紅色高牆矗立在古寧頭北方海岸,地形險峻,海岸線上設滿成排的反登陸樁。民國38年古寧頭大戰時,國共兩軍對戰56小時,最後在此結束,並取得最後勝利,也使此地成為重要的戰略要地。
古龍頭水尾塔
「古龍頭水尾塔」位於金寧鄉的古寧國小南邊,為國家第三級古蹟,創立於乾隆32年(西元1767年)。古龍頭為一個血緣部落,居民大都姓李,早在明成祖永樂元年(西元1403年),李氏祖先(李應祥)就在此開基,後來祖孫綿延,而形成古龍頭大族。 古龍頭因為有港澳,土地又適合耕作,居民安居樂業,但金門島上科舉鼎盛、官宦輩出,卻唯獨古龍頭一村終無顯赫之人致仕,有一說法認為古寧灣澳的潮...
李光前將軍廟
李光前將軍廟位於金寧鄉西浦頭,建於民國40年至42年期間,祀奉古寧頭戰役中壯烈犧牲的李光前團長,是當地相當靈驗的廟宇,香火鼎盛。 李光前為湖南省的平江縣人,民國38年9月升為第14師42團團長,在同年的古寧頭戰役中帶領部下奮勇殺敵,卻因為炮火猛烈而壯烈犧牲,之後地方百姓便在其殉國處建廟立塑像,供奉李光前將軍為主神,並祀奉一同殉國的烈士姓名牌位,成為地方守護神。 ...
古寧頭戰史館
古寧頭戰史館建於民國73年,位於金門西北部,古寧頭戰場故地,此館之設立是為緬懷當年勇敢保衛金門將士們的犧牲精神,當時戰況慘烈,金門將士們努力不懈捍衛金門的精神,後人紀念。 「古寧頭大捷」之歷史過程於館中所展示,館內陳列當時作戰之武器、戰時文件、作戰指揮的照片等,且提供「古寧頭大戰」影片供遊客觀賞緬懷。
尚義環保公園
金門從每年的十月至隔年的三月,長達有九個月的時間是風季,風速高達每秒四公尺以上的東北季風使得居民深受其害,因而隨著時間演變而發展出風獅爺信仰,當地居民相信風獅爺石像能夠有鎮風煞、祭煞、護風水與克制蟻害等作用,因此大部分的風獅爺都會擺設在村落的風口,面向東北方向。 若是旅客有足夠的旅行時間,不妨一一走訪各村落的風獅爺,因為不同村落的風獅爺有著不同的表情、姿勢與形貌,材料...
乳山遊客中心
「乳山遊客中心」位於金門航空站前,為一棟兩層樓的建築物。遊客中心一樓為商店區與餐飲區,提供遊客們來使休憩;二樓則以生動活潑的方式介紹金門的在地植物與動物之間的互動關係,共分為植物世界、鳥類區、潮間帶區、湖底世界及鯨豚區五區,讓遊客來此可以探索金門生態奧妙。
金寧鄉風獅爺
金門從每年的十月至隔年的三月,長達有九個月的時間是風季,風速高達每秒四公尺以上的東北季風使得居民深受其害,因而隨著時間演變而發展出風獅爺信仰,當地居民相信風獅爺石像能夠有鎮風煞、祭煞、護風水與克制蟻害等作用,因此大部分的風獅爺都會擺設在村落的風口,面向東北方向。 根據金門縣政府統計,全縣現存的風獅爺共有68座,金寧鄉的數量為第二少,共有8座,最少為金城鎮的6座。
金門慈湖
慈湖位於金寧鄉,靠近古寧頭,築有長堤可防敵軍入侵,也有120公頃的養殖池,是結合國防和民生的重要水利工程。另外,此處至目前已發現近二百種鳥類,因此亦是重要的賞鳥地點。
中山林遊客服務中心
「中山林遊客服務中心」位於中山林遊憩區內,館內除了展示有園區資源介紹外,另規劃劇場媒體資訊區,提供金門各民俗節慶影片供遊客自行觀賞,服務台還有旅遊諮詢服務,歡迎旅客多加利用。
三眼井
舊稱三孔井,因其排列方式如品字,又稱品字井,鄉傳為清朝鄉人李永輯所修建。因見村人常因取水而爭執,特以青草石鑿成三個大孔,安列於一個大井之上,讓三人可同時汲水,也成為居民取水及話家常的活動空間。
古寧頭牌坊
為一堡狀牌樓,上面立有一名高兩百五十公分的持端槍勇士鋼筋水泥塑像,為雕塑家洪郁大於金門當兵時所完成,象徵軍人屹立不搖,堅守國土的精神。
俞大維先生紀念館
俞大維先生曾任兵工署長、交通部長,於八二三砲戰期間擔任國防部長,曾多次到金門巡視海防業務,也為國防戰役提供許多精準且極具影響力的戰略。民國83國軍為了要緬懷俞大維先生的戰功與貢獻,於八二三戰史館對面設置紀念館,紀念其英勇事蹟。館內的陳設品皆來自於俞大維先生在台北的家中,有其日常起居室、使用物品、所閱讀書籍等等文物,還有模擬其視察軍務之雕像,以供後人瞻仰,而其中最珍貴的物品是俞大維先生腦部遭受砲擊受...
胡璉將軍紀念館
胡璉將軍是早期金門發展不可或缺的一個要角,不但參與領導古寧頭大戰、大二擔戰役及八二三砲戰,威風凜凜、戰功顯赫,甚至還對金門建設發展有著重大貢獻。因此縣政府特別在「金門和平紀念園區」內建立了「胡璉將軍紀念館」,介紹胡璉將軍一生的歷程,以及他貢獻於金門的軍事、民生及教育措施,讓後人得以感念其付出,另外館內一樓還設置有視聽室、江西同鄉會展示室及遊客休憩區等三個空間供旅客使用,到金門的古寧頭和平紀念園區參...
南山林道
金門著名賞鳥據點之一,周圍旱田舊時多成廢耕狀態,現多種植高粱或麥子,休耕時則多種植油菜為主。
古寧頭和平廣場
為迎接古寧頭戰役結束滿一世紀,金門縣政府在古寧頭牌樓前建造了「古寧頭和平廣場」,表達出永遠終結戰爭、擁抱和平的渴望,而其中「雙鯉迎珠」造型石雕立於廣場之上,上有縣長李炷烽所題字雕刻的「金門古寧頭和平廣場」石碑,成為了進入古寧頭地區的新地標,圓潤的魚身簇擁著橘紅石珠,象徵著兩岸和平的新世紀。
瓊林蔡氏宗祠
瓊林,舊名為「平林」,是金門島中相當具有傳統懷舊風味的聚落,其中以蔡氏為最大姓。瓊林村現存的祠堂共有七座八祠,分別是蔡氏家廟(大宗)、新倉上二房十一世宗祠、坑墘房六世宗祠、新倉下二房六世與十世宗祠(一座二祠)、前廷房六世宗祠、大厝房十世宗祠、藩伯宗祠等。蔡氏祠堂建築雷同,皆是以合院格局為主,左右對稱,祠堂內雕梁畫棟、裝飾華美,滿是進士、文魁等牌匾,可看出蔡家人才輩出,每年的冬至前後皆會在此舉辦祭祖...